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24的博文

来46。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31·

今天接续昨日的学习…… 2024年春天的旷野阿。那一生高调的夏甲,那驴子也拦不住的巴兰,那半途而废的罗得夫妇,断不是我们的终局。尽管如此,父亲仍然在呼喊,风仍然在随着意思吹:“撒莱的使女夏甲,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创世纪》16:8)。 你们作传道的,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在石柱之前,你们要这样劝勉“父老阿”和“小子们哪”:“ 15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16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17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翰一书》2:15-17)。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呢?是悖逆的儿女,还是顺命的儿女呢?是蒙差遣的使者,还是自我差遣的外人?《罗马书》6:16-18,“16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17感谢神,因为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18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就作了义的奴仆。”;《彼得前书》1:13-15,“13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原文作束上你们心中的腰),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14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15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

来45。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30·

今天继续学习  1 、亚伯拉罕( 8-9 ) 8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9 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 “你往哪里去”。亚伯拉罕启程与行程,需要5个条件。第一、因信。出于信仰,为了信仰。第二、天命。不是照自己的意思去哪里,而是顺服神的意思:“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如果没有召命或召(καλούμενος)与命(ὑπήκουσεν),不过就是罗得和俄珥巴随着利欲和人意而行(《创世纪》13:10-11;《路得记》1:14),所谓偏行己路。底马去帖撒罗尼迦是人的“决志”(《提摩太后书》4:10),不是教会的和圣灵的差遣(《使徒行传》13:1-4)。后果是他无法承受的。第三、目的:“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不是去开创和经验自己的家业或项目,而是去委身教会,去侍奉神的国。第四、状况:“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我们自己不可能决定侍奉的时间(“出去的时候”)和地点(还不知道往哪里去)。如果我们决定时间和地点,就不是“与神同行”——神不过是人的仆,为人的计划和安排服务的。第五、见证。教导儿女作同样的见证:侍奉主,而不是侍奉世界:“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我们是寄居者,我们的儿女也应如此。亚伯拉罕的约也是以撒和雅各的约。

来44。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9·

今日學習一∶夫妻,亚伯拉罕与撒拉11∶8-12 一、夫妻:亚伯拉罕与撒拉( 8-12 ) 8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9 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 10 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11 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他以为那应许他的是可信的。 12 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如果将这段经文交叉结构,我们就看见亚伯拉罕夫妇的见证首尾呼应——这是新造的男人和女人。而他们共同侍奉的是教会——“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这对夫妻不仅迥异于违约、悖命的亚当和夏娃(《约伯记》31:33,《何西阿书》6:7;《提摩太前书》2:13-14);也让所有路上的亚拿尼亚撒非喇披麻蒙灰(《使徒行传》5:1-11)。这是预苦期。十字路口,谨慎、敬畏,关键时刻。免得前功尽弃,又跌倒别人——“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马太福音》13:22)。“20我们的心若责备我们,神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21亲爱的弟兄阿,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 约翰一书》3:20-21)。值得强调的是,不同译本对11节中信的主体有不同的理解(或撒拉,或亚伯拉罕)。

来43。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8·

  今天学习的经文在交叉结构之中。首尾呼应(8-12,17-21)的概念不仅包括四个人物(夫妻/父子);也包括关于“死而复活”这个核心信仰贯穿始终:“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马太福音》22:32)。《希伯来书》11章中,论述亚伯拉罕的内容最多;而在《希伯来书》6:13-15中,已经有了相关的信息:“13当初神应许亚伯拉罕的时候,因为没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着起誓的,就指着自己起誓说,14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15这样,亚伯拉罕既恒久忍耐,就得了所应许的”。但这与11:13“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明显“矛盾”。必须进阶这个矛盾,我们才能正确理解何为“得到”……他“得到”了所应许的子孙(如以撒);但并没有在生前看见应许之地归在自己的名下。但是,“论子孙”,就是最终指向的“那位后裔”:“ 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加拉太书》3:16;另参《罗马书》4:16-21)——在基督里已开始“得着”了。 而中间的内容为圣灵的议论,涉及家乡和城市的全新阐述,这指向国度的完全降临。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1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3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4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约翰福音》14:1-4)。另外注意“城”这个概念在第10节、16节中的重复,而这些信息最终应验在《启示录》21-22章的圣城,全家人终于到家了,“1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2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3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4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5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启示录》21:1-5)。阿门。

来42。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7·

      希伯来书第29课:你的家乡在哪里(11:8-21) 希伯来书11:8-21, 今日继续学习《希伯来书》11∶8-21 8 亚伯拉罕 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9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10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11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他以为那应许他的是可信的。12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4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15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16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17 亚伯拉罕 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18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19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20以撒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21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神。

来41。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6·

  今日學習二:先祖时代……… 二、先祖时代: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撒拉(8-21) 8 亚伯拉罕 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9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10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11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他以为那应许他的是可信的。12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4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15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16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17 亚伯拉罕 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18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19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20以撒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21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神。 三、这些人:在回家的路上( 13-16 ) 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4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15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16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约翰福音》14:1-4 1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3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4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有古卷作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阿门。

来40。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5·

  今天继续学习如何认识挪亚:彼得殉道前给挪亚的定义是令人深思的:挪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道人,而是“传义者”: δικαιοσύνης κήρυκα,a preacher of righteousness。即公义的传道士。正因为如此,洪水前的人类不相信挪亚:“所有的人都死了”(《创世纪》7:21b)。黑暗恨光。既然如此,他的父亲拉麦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28拉麦活到一百八十二岁,生了一个儿子,29给他起名叫挪亚,说,这个儿子必为我们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这操作劳苦是因为耶和华咒诅地”(《创世纪》5:28-29)。一方面,那个世代所有的人类都被洪水审判而灭亡;另一方面,拉麦竟然指着挪亚的工作和幸存言说大得“安慰”。这等安慰和平安,必与公义相关。 没有报仇的安慰是虚假的安慰,也是撒旦的欺骗。我们的神乃是烈火。事实上,这位拉麦的话语就是对上一位拉麦重要讲话的终极审判:“23拉麦对他两个妻子说,亚大,洗拉,听我的声音。拉麦的妻子,细听我的话语,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或作我杀壮士却伤自己,我害幼童却损本身)24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创世纪》4:23-24)。弟兄们,我们传讲的安慰绝非仅仅之鸡汤教的苟活得生与修行平安;也必须指向公义最终的伸张: “1此后,我听见好像群众在天上大声说,哈利路亚(就是要赞美耶和华的意思),救恩,荣耀,权能,都属乎我们的神。2他的判断是真实公义的。因他判断了那用淫行败坏世界的大淫妇,并且向淫妇讨流仆人血的罪,给他们伸冤。3又说,哈利路亚。烧淫妇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4那二十四位长老与四活物,就俯伏敬拜坐宝座的神,说,阿们,哈利路亚。5有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神的众仆人哪,凡敬畏他的,无论大小,都要赞美我们的神。6我听见好像群众的声音,众水的声音,大雷的声音,说,哈利路亚。因为主我们的神,全能者,作王了。7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8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9天使吩咐我说,你要写上,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对我说,这是神真实的话”(《启示录》19:1-9)。阿门。

来39。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4·

今天学习如何认识挪亚: 3 、挪亚(7) 7 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与亚伯、以诺相似,《希伯来书》指着挪亚基督向世界宣示审判的信息:“定了那世代(κόσμος)的罪(κατακρίνω)”。挪亚的因信行义是:“动了敬畏的心,预备(κατασκευάζω,to furnish, equip, prepare, make ready;3:3,9:2,9:6)了一只方舟”。可以说挪亚是建造教会直到完成的人。“承受……义(δικαιοσύνη)”,本是指“在义中有份”。注意挪亚与亚伯共享的“义”。 《创世记》5:29给他起名叫挪亚,说,这个儿子必为我们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这操作劳苦是因为耶和华咒诅地。创世纪6:8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9挪亚的后代记在下面。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神同行。《创世记》7:5挪亚就遵着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了。* 《以赛亚书》54:7我离弃你不过片时,却要施大恩将你收回。8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恤你。这是耶和华你的救赎主说的。9这事在我好像挪亚的洪水。我怎样起誓不再使挪亚的洪水漫过遍地,我也照样起誓不再向你发怒,也不斥责你。 《以西结书》14:13人子阿,若有一国犯罪干犯我,我也向他伸手折断他们的杖,就是断绝他们的粮,使饥荒临到那地,将人与牲畜从其中剪除。14其中虽有挪亚,但以理,约伯这三人,他们只能因他们的义救自己的性命。这是主耶和华说的……20虽有挪亚,但以理,约伯在其中,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们连儿带女都不能救,只能因他们的义救自己的性命。 《那鸿书》3:6我必将可憎污秽之物抛在你身上,辱没你,为众目所观。7凡看见你的,都必逃跑离开你,说,尼尼微荒凉了。有谁为你悲伤呢?我何处寻得安慰你的人呢?8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海作她的濠沟(海指尼罗河),又作她的城墙。 《马太福音》24:37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38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39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彼得前书》3:18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

来38。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3·

今日继续学习如何认识以诺: 两位以诺对自己儿子有完全不同的托付或教育方式。“以诺生以拿”(《创世纪》4:18)。以拿(עִירָד)的意思可能是“快跑”( fleet)。这是一直逃避危险、趋利避害、作任何事没有长性、不可能负责到底的人生。正向移民成性的华人,不断游走,为寻找一片可以吃食的粪坑。这也是罗得的悲剧:“7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8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10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11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12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13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创世纪》13:7-13)。亚伯拉罕与罗得不仅是叔侄关系,也是共同进退、患难与共的弟兄(《创世纪》11:31,12:4,13:1,14:14)。 以诺的人生智慧或育儿思想使之上就是:见好就上,见坏就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当亚伯拉罕对这位一直fleet的罗得说:“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他是什么心情呢?“他们就彼此分离了”。这事是要有的:“37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38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39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使徒行传》15:37-39)。 但这是另外一位以诺:“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创世纪》5:21)。מְתוּשֶׁלַח这个名字的意思可能是“针对世人的宝剑”。玛土撒拉被称为活得最长的人:“玛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就死了”(《创世纪》5:27)。如果说以拿的人生轨迹就是离开险境或者出世;那么玛土撒拉则可以指向道成肉身、进入世界的真理。可以这样理解玛土撒拉的一生:“7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1:7-8);“16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

来37。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2·

今日學習如何认识以诺: 2 、以诺(5-6) 5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 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如果说亚伯面对的只是该隐一个人,或许还有偏爱该隐的夏娃;但是到了以诺和挪亚,他们几乎是一个人面对整个人类。这种勇敢只能来自于神。关于以诺,文痞不反对你们可以参考以诺书,只是不要将之视为圣经。注意这两节经文的平行关系:因信/有信(x4);他被接去/祂赏赐;神喜悦/神喜悦,等等。以诺与亚伯平行的见证是对死亡的胜利,以及相关神对恶人的审判。另外注意这位以诺与该隐的儿子以诺同名。这是两位以诺,两者以诺——以诺的意思就是奉献(חֲנוֹךְ,dedicated)。每个人都会将一生委身与一种理想或信仰,所以每个人都是以诺。但一位以诺与城同住,一位以诺与神同行。 这是圣经的相关信息: 《创世纪》5:22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神同行(הָלַךְ)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23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24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犹大书》1:14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15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 让我们再次强调:在亚伯和以诺的叙事中,同时包含了关于该隐和他儿子以诺的信息:“16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17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创世纪》4:16-17)。另参《以西结书》24:24-26,“24以西结必这样为你们作预兆。凡他所行的,你们也必照样行。那事来到,你们就知道我是主耶和华。25人子阿,我除掉他们所倚靠,所欢喜的荣耀,并眼中所喜爱,心里所重看的儿女。26那日逃脱的人岂不来到你这里,使你耳闻这事吗”。该隐的悲剧在于将自己的儿子放在神的儿子之上

来36。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1·

今天学习的  是圣经相关亚伯的信息;注意该隐与亚伯这对弟兄代表的两种人生:牧羊,或者耕地。没有第三条道路。最终你必须作出选择:“7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立比书》3:7-8),记住俄珥巴和底马的教训。摩西和约书亚林中嘱咐以色列人:专心侍奉神,尽心尽性事奉他;不可侍奉别神。毕生经验,言犹在耳:“你们若违背耶和华你们神吩咐你们所守的约,去事奉别神,叩拜他,耶和华的怒气必向你们发作,使你们在他所赐的美地上速速灭亡”( 《约书亚记》23:16);“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约书亚记》24:15)。 《创世记》4:1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2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3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4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5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6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7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8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9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10耶和华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11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12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25亚当又与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说,神另给我立了一个儿子代替亚伯,因为该隐杀了他。 《马太福音》23:32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33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阿,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34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35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

来35。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20·

1  、亚伯(4) 4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信】,Πίστει以dative的格式支配了这份名册;但我们重点要看“信”的见证(μαρτυρέω),或“古人的见证”。对亚伯而言,所谓因信行义,就是因信献祭(προσφέρω,to bring to, lead to;to be borne towards one, to attack, assail)。这个动词也意味着亚伯与神之间的生死相连。亚伯与该隐不同:一个侍奉神或神的儿子,一个侍奉自己的儿子;一个侍奉教会(牧羊),一个贪恋世界(地)。可以在这样的领受之下重读《创世记》4:1-2,17;3:17,19,23等。 不仅如此,献祭、礼物、供物指向基督,但总是与舍己、牺牲和奉献的道理和教导相关:“21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22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23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24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2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26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27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28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马太福音》16:21-28)。 需要强调的是,原文并非说“称义的见证”;而是“他是个义人”( εἶναι δίκαιος,he was righteous)。神自己指着亚伯的礼物(δῶρον)证明(μαρτυρέω)亚伯是义人。神不是指着亚伯的心,而是指着亚伯的行为对亚伯作出赏赐。神的悦纳意味着亚伯不可能真的被该隐杀死;亚伯必要死而复活。所以主耶稣说: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 注意这结经文的首尾呼应:“因着信献祭与神……因这信仍旧说话”。“说话”更是义人的行为。亚伯死后是如何说话的呢:“耶和华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创世纪》4:10)。亚伯因信传讲审判...

来34。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19·

  感谢主的话语。今天开始学习生命册的第一组名录,或第一组七位信心英雄。因此可以简单讲这段经文平行结构。还可以这样作结构分析:第一、【上古时代】:亚伯、以诺和挪亚(4-7)。第二、【先祖时代】(8-21):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以及撒拉,这段经文可以交叉结构。只是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这个单元的学习。首先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大洪水之前的三位义人或传道士。今天的人类和中国,正是大洪水之前的人类和国家。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这三个名字分别出现了2次、4次和3次,这或许与这个结构性宣告有关:神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出埃及记》3:6等;《列王纪下》13:23,《耶利米书》33:26)。第二、在撒拉之后,有一段圣灵旁白,就是13-16,论及家乡这个概念。这对以乡愁为抒情主题的汉语文学而言,是一种神学救赎。可以比较这段经文中的家乡愿景与汉语文学-中国心灵中的乡愁情结。“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示录》21:3)。阿门。 一、【上古时代】:亚伯、以诺与挪亚(4) 4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5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7 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这三个人物是伊甸园和大洪水之间的义人。他们都是因信行义之人。圣经甚至根本没有提到他们的“唯独信心”,只是描述他们的义行(献祭、明证、预备)及在神那里的赏赐。贯穿这三个人物事件的共同概念是“信”(x8)与“神”(x8);首尾呼应的概念是“义”(x2)学习的重点需要注意《圣经》其他地方对这三个人的相关评述,特别是《新约圣经》对他们的记念——在这些平行信息中,这三个人物向自己的世代共同宣告了审判的信息。

来33。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3·18·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学习的证道经文是希伯来书11:4-21, 4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5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7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8 亚伯拉罕 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9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10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11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他以为那应许他的是可信的。12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4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15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16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17 亚伯拉罕 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18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19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20以撒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21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神。 感谢主的话语。今天开始学习生命册的第一组名录,或第一组七位信心英雄……

来32。学习《希伯来书》11:1—3具体筆記 2024·3·17·

三、神话(3) 3 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信心最大的根据不是环境或所谓的事实,而是神的话;是《创世纪》第一章中的“神说”,是祂说有就有。不仅如此,只有藉着信,从明白或理解(νοέω)神创造诸世界(τοὺς αἰῶνας)。名词αἰών的含义很丰富:for ever, an unbroken age, perpetuity of time, eternity;the worlds, universe;period of time, age。也可以理解为神创造了所有时间和空间。而这里所谈的信心绝非某些曲解论调的“唯独信心”,而是强调心的对象和内容有两个极为重要的事实:第一、神。这使信仰从心学或唯独内心的曲解论调中解放出来。不是我信我信,而是我信神。第二、神创造宇宙。一方面,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曾经是神看着是好的。所以基督教不是出世的异教。另一方面,当这个世界败坏了,你必须传讲神审判世界和世界之王、世界众王的信息,以及见证治理这地的天责。无视世界的唯独信心,只能出于世界之王的诡计和曲解论调对魔鬼的谄媚。非政治是拜兽者的投名状。 值得强调的是,动词“造成”的含义:καταρτίζω,to render, i.e. to fit, sound, complete(10:5,13:21)。这个动词在新约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翻译成“补网”(《马太福音》4:21)。神的创造之工同时完成了却又在重建,而我们是与神同工的:“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翰福音》5:17)。天国正在降临,或一直藉着教会正在形成、完成之中。只是神国的降临不是从任何现存世界中建造的,而是根据神的话语,用的话语建造的;而且是藉着基督徒“行善”施工建造的:所以《希伯来书》13:20-21这样使用这个动词:“20但愿赐平安的神,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21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他的旨意,又藉着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行他所喜悦的事。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一方面,世界是从神的话语建造的;另一方面,“36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37彼拉...

来31。学习《希伯来书》11:1—3具体筆記 2024·3·16·

  今日學習的段落: 二、人证(2) 2〉经文∶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圣经》从不讲唯独信心。信仰是需要证据的,首先就是【人证】(2);但更重要的是神证(3)。这里的古人(πρεσβύτερος)就是这信仰的人证,指向下面即将展开的信心英雄谱。动词μαρτυρέω(被动语态,复数;7:8,7:17,10:15)翻作“得了美好的证据,其基本含义是:证明、见证;也有称赞之意(《路加福音》4:22,《使徒行传》6:3)。这个动词也大量出现在《约翰福音》、约翰书信和《使徒行传》中(而在《希伯来书》11章中就出现了4次)。如《约翰福音》1:6-8,“6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7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8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约翰福音》1:15,“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约翰福音》1:32-34,“32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33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34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神的儿子”。另参《启示录》1:2,“约翰便将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启示录》22:16,“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启示录》22:20,“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阿,我愿你来”。 到底什么是见证。《希伯来书》完全否定了某些曲解论调俗不可耐的个人见证、婚姻家庭见证、职场成功见证以及医治神迹的见证。归根结底,见证基督实在敌基督或各种假神、偶像面前的见证。并且是公开的见证,勇敢的见证,讲道甚至殉道的见证。 施洗约翰是见证者的典范。向前总结先知的见证,向后引领使徒的见证。《以赛亚书》43:10-12,“10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我所拣选的仆人。既是这样,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华,在我以前没有真神,(真原文作造作的)在我以后也必没有。11惟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12我曾指示,我曾拯救,我曾说明。并且在你们中间没有别神,所以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我也是神”。《以赛亚书》44:8-10,“8你们不要恐惧,也不要害怕...

来30。学习《希伯来书》11:1—3具体筆記 2024·3·15·

  一、信心(1) 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藉着连词δέ(but, moreover, and, etc.)定义“信”(πίστις)是为了承接上文中的“信”:“38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义人有古卷作我的义人)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39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 πίστις仅在这一章中就出现了24次;并以交叉结构的方式回应在《希伯来书》12:1-2,“1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2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这节经文从两个方面定义信、信仰和信心: 第一、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实底:ὑπόστασις,a setting or placing under thing put under, substructure, foundation;that which has foundation, is firm;confidence;assurance。这个名词在新约中出现了5次。确信(《哥林多后书》9:4)、放胆(《哥林多后书》11:17)、本体(《希伯来书》1:3)、确实(《希伯来书》3:14)。基本含义是根基、根据、本质、确据等等。“所望之事”是用来修饰这个名词的。动词ἐλπίζω是被动语态,用作分词;复数,阳性:ἐλπιζομένων。基本含义是to hope;hopefully to trust in。希望、盼望、指望、仰望。如《马太福音》12:21,“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约翰三书》3:14,“但盼望快快地见你,我们就当面谈论”。等等。被动语态可以传递微妙的信息:在大逼迫的黑暗年代,基督徒信仰是我们、也是人类的指望;是所有指望的最后根据。反过来说,当教会不再有义人、而且退后了,不再相信灵魂得救并为这样的信仰作见证,那么“埃及遍地都黑暗了”。人们还能指望什么呢?我们还能希望什么呢?这是平行的信息:“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希伯来书》6:19)。 第二、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这里的名词“确据”是与“实底”并列,还是作为动词分词“盼望”的受词或宾语,很难确定。ἔλε...

来29。学习《希伯来书》11:1—3具体筆記 2024·3·14·

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2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3 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感谢主的话语。先前学习论及“基督徒的生命特质就是勇敢”(10:35)。基督是勇敢的基督,基督教是勇敢的基督教。《希伯来书》第11章正是勇敢者名录或信心英雄榜(11:34)。但这一章进一步否定了“唯独信心”的某些曲解论调之教义,强调“因信行义”(33)。开篇强调信心在古人中的证据(你无法看见古人的心,只能看他们的行为);而且这里所列举的所有见证或确据都指向行为。交叉结构:1-3与39-40首尾呼应;中间4-38是21位信心英雄:亚伯到撒拉,7人;更美的家乡(4-21);以撒到喇合,7人;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22-31);基甸到先知,7人;更美的复活(32-40)。有论者将11:3中的“我们”视为信心名单中的第一位或第一批,也不无道理。毕竟“我们因着信”中的“因着信”(Πίστει),在余下内容中起到了结构性的作用。 以经解经。与《希伯来书》11章平行的圣经经文,至少可以参考创世纪第5章的亚当家谱、《撒母耳记下》23、《诗篇》第78篇,以及《使徒行传》第7章——如果说司提反是保罗的启蒙师傅;那么,我们可以在《希伯来书》中看见司提反在自己学生身上结出的神学硕果。至于信心与行为的关系,已经在《希伯来书》6:9-12提纲挈领:“9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10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11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12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6:12所说的人现在呈现在第11章中了。 今天学习的主题是《希伯来书》11章导论。可以将这三节经文平行-交叉结构。第1节论信心的定义;第2节讲信心的外在证据(人的行为);第3节讲信心的外在证据(神的话语)。可以说《希伯来书》让某些曲解论调如芒在背,而《希伯来书》第11章更让某些曲解论调如鲠在喉。没有“顺服掌权者”,因为他们“不怕王命”(24)、“不怕王怒”(27);这里的英雄没有人“为仇敌祷告或爱仇敌”,因为“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33);这里的英雄无一“唯独信心”、“唯独称义”,因为...

来28。学习《希伯来书》10:32—39具体筆記 2024·3·13·

《  帖撒罗尼迦后书》3:1弟兄们,我还有话说,请你们为我们祷告,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开,得着荣耀,正如在你们中间一样。2也叫我们脱离无理之恶人的手。因为人不都是有信心。3但主是信实的,要坚固你们,保护你们脱离那恶者。(或作脱离凶恶)4我们靠主深信你们现在是遵行我们所吩咐的,后来也必要遵行。5愿主引导你们的心,叫你们爱神并学基督的忍耐……16愿赐平安的主,随时随事亲自给你们平安。愿主常与你们众人同在。17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凡我的信都以此为记。我的笔迹就是这样(另参《加拉太书》6:11)。18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众人同在。阿门。 若按天良和常识并在圣灵前来回答:在卡利古拉、革老丢和尼禄暴政期间,就是在该撒们自以为神、随意逼迫教会环境里,帖撒罗尼迦中的这个“人”是,或首先是谁呢? 加患难给你们的人 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 那大罪人 沉沦之子 自称是神的人 这不法的人x2 无理之恶人 那恶者 那些编造虚谎“保罗顺服该撒”的人,无论是有名望的人,还是任何名门正派;未知他们是如何理解从尼布甲尼撒到该撒这部分圣经的! 《但以理书 》3:1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启示录》13: 14它因赐给它权柄在兽面前能行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说,要给那受刀伤还活着的兽作个像。15又有权柄赐给它叫兽像有生气。并且能说话,又叫所有不拜兽像的人都被杀害。《启示录》14:9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10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11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他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阿门。   文章导航

来27。学习《希伯来书》10:32—39具体筆記 2024·3·12·

 有关《帖撒罗尼迦后书》 【保罗分诉说:“无论犹太人的律法,或是圣殿,或是凯撒,我都没有干犯”(《使徒行传》 25:7-8 和合本)怎么理解保罗说没有干犯凯撒。有人拿这节经文说保罗根本不讲政治,只讲复活和审判】1保罗没有干犯律法和该撒,主耶稣也一样,但却被犹太人和罗马人处死或“干犯”;而对这样的君王和人民,教会应该宣告审判的信息。2保罗对割礼所代表的犹太人律法,“干犯”或批评是最彻底的。几乎所有保罗书信都在谈这个问题。3可以按上述逻辑看待保罗与该撒的关系。保罗讲公义、节制和审判,该撒例外吗?《哥林多前书》15:24-25是什么意思呢。4《帖撒罗尼迦后书》三章内容完全平行了《希伯来书》10:32-39。而这卷书放胆宣告了使徒和教会与凯撒真实的关系。 《帖撒罗尼迦后书》可以是66卷书特别是新约圣经中最伟大的神学政治宪章。但长期以来,这卷书的真实性遭遇教外疯狂的挑战(否认保罗是该书的作者),这卷书的主题遭遇教会内部诡诈的弯曲(审判大罪人或大大罪人的主题,转向修身养性的忍耐)。与此同时,类似电影《使徒保罗》这类作品,某些曲解论调,一直将保罗创造成非政治化并顺服暴君的典范。这一切都是撒旦的运动。《帖撒罗尼迦后书》可以在《马可福音》、《启示录》、《雅各书》和《希伯来书》之后,进一步重建保罗神学,并拆毁某些曲解论调的教义丘坛。 这卷书的基本背景有二,二者择一或二者兼顾。第一、大罪人或不法之人该撒卡利古拉(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12年8月31日—41年1月24日)。第三位罗马皇帝自命为神(帖撒罗尼迦后书2:4):“原先古罗马的执政者只有在死后才被奉为神明,但卡利古拉命令将希腊运来的诸神雕像,去掉它们的头部,换上卡利古拉自己的头像,并要求人们经过时必须向他自己的神像致敬;卡利古拉自命为神,告诉众人他常受诸神邀请到天庭生活” (Legatio ad Gaium)。第二、大罪人或不法之人该撒尼禄。优西比乌斯关于保罗是在罗马皇帝尼禄或其“赏恶罚善”的臣宰命令下被斩首的。当时罗马被大火烧毁,尼禄将这一事件归咎于基督徒,并举国“干犯”或逼迫教会。在类似背景之下,帖撒罗尼迦后书全面论述了保罗与该撒卡利古拉或预告了教会与该撒尼禄的关系: 《帖撒罗尼迦后书》1:3弟兄们,我们该为你们常常感谢神,这本是合宜的。因你们的信心格外增长,并且...

来26。学习《希伯来书》10:32—39具体筆記 2024·3·11·

  3 、行义(36) 36 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37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 这里进一步转向行为,并是我们明白为什么神还没有出手相救:“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换言之,在“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之前,患难不会结束。因为神最终的审判,是照着各人的行为。我们可以将“行神的旨意”解释为基督徒的“行义”。 τὸ θέλημα τοῦ θεοῦ ποιήσαντες,ye have done the will of God。这其中的逻辑和劝勉,可以平行阅读如下经文: “9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10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11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启示录》6:9-11);“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以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 《马太福音》10:23);“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马太福音》16:28);“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哥林多前书》10:13);“7我们为你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因为知道你们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8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9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10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 哥林多后书》1:7-10)。 总而言之,基督徒的忍耐指向怜恤、勇敢和行完神的旨意。这是我们与主流基督教解释相关忍耐经文的根本不同。忍耐不是向暴君屈从,根不是以顺服掌权者之名行拜兽像之实。而是在患难中不听王命,不怕王怒;坚持传道,见证基督。这就是教会,这才是基督教,“27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仆或作子)。28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29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

来25。学习《希伯来书》10:32—39具体筆記 2024·3·10·

  1 、体恤(34) 34 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节经文第一句在希腊文中是这样的:καὶ γὰρ τοῖς δεσμοῖς μου συνεπαθήσατε,For ye had compassion of me in my bonds;因为你们体恤了我这被捆锁的人。我们因此更有理由相信《希伯来书》的作者是保罗。这是平行的信息:《腓立比书》1:7,“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12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13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14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歌罗西书》4:18,“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提摩太后书》2:9,“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腓利门书》1:9-13,“9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着爱心求你。10就是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母(此名就是有益处的意思)求你……13我本来有意将他留下,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在新约中,在没有人比保罗更经常自称自己为福音成了带镣的使者。这是事实。 传道人以及弟兄因福音被“国家”或“掌权者”捆锁,特别能见证基督徒的“怜恤”之心。而这事是必须有的:“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示录》2:10)。唯患难见爱心。怜恤:συμπαθέω,to be affected with the same feeling as another, to sympathise with;to feel for, have compassion on。这个动词另外出现在《希伯来书》4:15,“15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1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只是体恤被防具捆锁的人,是要付出代...

来24。学习《希伯来书》10:32—39具体筆記 2024·3·9·

再说那大战争的苦难在两个方面。“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首先是动词θεατρίζω,在新约中只出现这一次:to bring upon the stage,to set forth as a spectacle, expose to contempt。另参《哥林多前书》4:9,“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θέατρον),给世人和天使观看”。仇敌加给我们的戏码首先是各种“毁谤”和“凌辱”( ὀνειδισμός,11;26,13:13;《罗马书》15:3,《提摩太前书》3:7)。然后是各种“患难”(θλῖψις,《马太福音》13:21,24:9等)。“一面陪伴那些受(ἀναστρέφω,《马太福音》17:22,《约翰福音》2:15等)这样苦难的人”。见证在“陪伴”: κοινωνός(《哥林多后书》1:9,8:21-24;《腓利门书》1:17;《彼得前书》5:1;《彼得后书》1:4等),大患难中,不离不弃,彼此相爱(《马太福音》25:31-46)。 二、信心与行为(35-37) 34 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35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 36 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37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 第32节谈到“忍受”( ὑπομένω);第34节再谈“忍受”( μένω);第36节则论“忍耐”( ὑπομονή)。这都是大逼迫中必须有的劝勉和安慰。神实在关切受难的教会。但祂似乎并没有“出手相救”,只是一再强调圣徒的忍耐。这一点实在令人惊奇。第一次谈“忍受”,对象是苦难。第二次和第三次论忍耐,是因为“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可以得着所应许的”。而如果我们将这3节经文交叉结构,可以看见“忍受”与“忍耐”首尾呼应;同时基督徒的两种行为也首尾呼应:“体恤”与“行”。而中间则是『勇敢的心』。可以说『勇敢的心』支配了上述两种行为。

来23。学习《希伯来书》10:32—39具体筆記 2024·3·8·

不仅如此,《希伯来书》10-13章更可以平行保罗的另外一卷书信,就是《帖撒罗尼迦后书》。新约圣经因此可以交叉结构:中间《帖撒罗尼迦后书》。首尾呼应:《马太福音》祂来作王;《启示录》,祂作了王;《帖撒罗尼迦后书》:王的降临(另一个王)。理解这卷书,重读《使徒行传》17:2-7,“2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3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4他们中间有些人听了劝,就附从保罗和西拉。并有许多虔敬的希利尼人,尊贵的妇女也不少。。5但那不信的犹太人心里嫉妒,招聚了些市井匪类,搭伙成群,耸动合城的人,闯进耶孙的家,要将保罗西拉带到百姓那里。6找不着他们,就把耶孙和几个弟兄,拉到地方官那里,喊叫说,那搅乱天下的,也到这里来了。7耶孙收留他们。这些人都违背该撒的命令,说另有一个王耶稣”。 这不仅仅是控告:“这些人都违背该撒的命令,说另有一个王耶稣”。这是基本事实,“有另一个王耶稣”——“ 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马太福音》2:2)。但是,“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 提摩太后书》4:10a)。这是真的,已然七年。阿门。 一、争战的苦难(32-34) 32 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 33 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 32平行26,“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即“蒙了光照以后”=“得知真道以后”。但这里展示了另外一条道路,这是窄门。不是“故意犯罪”,而是“忍受(ὑπομένω,《马太福音》10:22;《希伯来书》12:2-3,7等)大争战的各样苦难”。路得与俄珥巴分道扬镳,光暗分别。光(φωτίζω,to give light, to shine;《约翰福音》1:9等)这个概念,除了平行《哥林多后书》4:6以外,另参《创世纪》1:1-5(及《约翰福音》中的光):“1起初神创造天地。2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3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4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5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苦难-患难-苦难(意译)”这个交叉结构所提供的背景,则可以平行“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这个世界的基本...

来22。学习《希伯来书》10:32—39具体筆記 2024·3·7·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学习的证道经文是《希伯来书》10:32-39, 32 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33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 34 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35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36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37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 38 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义人有古卷作我的义人)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39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 感谢主的话语。勇敢的心:『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告诉你的国王,威廉华莱士不会屈服于统治,在我活着时,所有苏格兰人都是!我们不需要胜利,只需要战斗。放心吧,你不会死的。如果我宣誓效忠他(拜兽像),那就等于我已经死了。』电影《惊世未了缘》对白。 基督徒在这个世界充满了“大争战的各样苦难”;而争战与苦难并非是一个心理学的事实,而更是政治事实。面对监狱审判、锁链镣铐、羞辱抢夺和十字架所代表的国家暴政,《希伯来书》从未像某些曲解论调那样教导基督徒顺服掌权者并为暴君祷告;相反,该书从始至终教导基督徒绝不放弃、绝不后退;不可丢弃勇敢的心。而所有关于忍耐和忍受的劝勉,绝非指向躺平,而是指向勇敢。这份勇敢首先不是教会内部建设的诡诈,而是面对长腿爱德华和该撒革老丢的勇敢。基督徒的勇敢从来不是唯独信心,而是必须见证为行为——“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鸡汤将勇敢歪曲为忍耐,圣灵将忍耐指向勇敢。“其中有一个少年人说,我曾见伯利恒人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 撒母耳记上》16:18)。 《希伯来书》10:26-38可以这样结构:第一、各样苦难(32-34);第二、勇敢的心(34-37);第三、不可后退(38-39)。而这段经文的基本主题及内在逻辑,首先可以平行《哥林多后书》4:6-18, “6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7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

来21。学习《希伯来书》10:26—31具体筆記 2024·3·6·

  3 、可畏之神( 31 ) 31 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 在《希伯来书》10:26-31这段经文中,“可怕的”这个概念首尾呼应(27,31),这一切都是为教导我们学习敬畏神。神在这里被定义为永生神,一方面,没有人能逃离审判,死亡也不能使之逃脱。另一方面,这一切审判的信息,首先仍然是为了教导我们学习敬畏耶和华,并从此才可能进入永生之路。《诗篇》111:10,“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聪明人。耶和华是永远当赞美的”(另参《诗篇》112:1,115:13;《箴言》1:7,8:13,9:10,31:30;《以赛亚书》33:6)。所以在末世之前所有的审判信息,都是为了教导我们敬畏神,学习公义,出死入生。《以赛亚书》16:5,“必有宝座因慈爱坚立。必有一位诚诚实实坐在其上,在大卫帐幕中施行审判,寻求公平,速行公义”;《以赛亚书》26:9,“夜间我心中羡慕你。我里面的灵切切寻求你。因为你在世上行审判的时候,地上的居民就学习公义”。而这一切,都是从敬畏神开始。敬畏是需要学习的。敬畏神是人类一切学习的基本内容。龙国学恶习,我们学怕神。“12要招聚他们男,女,孩子,并城里寄居的,使他们听,使他们学习,好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谨守,遵行这律法的一切话,13也使他们未曾晓得这律法的儿女得以听见,学习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在你们过约旦河要得为业之地,存活的日子,常常这样行”(《申命记》31:12-13;另参《申命记》17:19,28:58;《启示录》14:6-7)。 翻作敬畏的动词יָרֵא首先出现在《创世记》22:10-18,“10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11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12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13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14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15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说,16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17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

来20。学习《希伯来书》10:26—31具体筆記 2024·3·5·

三、审判( 30-31 ) 30 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 31 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 这段经文中,“可怕的”这个概念首尾呼应(27,31),为教导我们学习敬畏神。如果我们将这两节经文交叉结构,可以看见首尾呼应的概念是审判所有人,而中间的信息强调审判神的百姓。两者的逻辑可以参见《彼得前书》4:12-19,“12亲爱的弟兄阿,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13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14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15你们中间却不可有人,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16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17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18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19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 1 、复仇之神( 30a ) 30 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希伯来书》10:30可以与《罗马书》12:19-21平行。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罗马书》论述的是教会内部的和睦;而《希伯来书》转向针对外部的仇敌。换言之,这是大逼迫背景之下对教会的安慰:神必为教会在外部仇敌身上伸冤报仇。这也是《申命记》32:35-43的本意:“35他们失脚的时候,伸冤报应在我。因他们遭灾的日子近了。那要临在他们身上的必速速来到。36耶和华见他百姓毫无能力,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没有剩下,就必为他们伸冤,为他的仆人后悔。37他必说,他们的神,他们所投靠的磐石……40我向天举手说,我凭我的永生起誓,41我若磨我闪亮的刀,手掌审判之权,就必报复我的敌人,报应恨我的人。42我要使我的箭饮血饮醉,就是被杀被掳之人的血。我的刀要吃肉,乃是仇敌中首领之头的肉。43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因他要伸他仆人流血的冤,报应他的敌人,洁净他的地,救赎他的百姓”。另参《启示录》6:9-11,“9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10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11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

来19。学习《希伯来书》10:26—31具体筆記 2024·3·4·

  3、亵渎圣灵(29) 又亵慢施恩的圣灵。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回到这个经典难题:“什么是亵渎圣灵的罪”。首先,《希伯来书》10:28-29所定义的罪,可以分别被视为对三位一体上帝的干犯:圣父(律法)、圣子和圣灵。其次,注意这里定义圣灵的词是恩典,即恩典之灵(ὸ πνεῦμα τῆς χάριτος)。这个律法-恩典的含义,可以平行《希伯来书》2:2-10,“2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3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9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10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最后,这是我们在讲道台上要展开的一种结论或领受:“所谓亵渎圣灵,主要指当基督和基督徒与世界的王以及世界众王争战的时候,他们站在魔鬼另外一边,并且贼喊捉贼地控告基督和仆人是属魔鬼的”。在多伦多大城主日聚会之前,重读下列经文:《马可福音》3:22从耶路撒冷下来的文士说,他是被别西卜附着。又说,他是靠着鬼王赶鬼。23耶稣叫他们来,用比喻对他们说,撒但怎能赶出撒但呢?24若一国自相分争,那国就站立不住。25若一家自相分争,那家就站立不住。26若撒但自相攻打分争,他就站立不住,必要灭亡。27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28我实在告诉你们,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29凡亵渎圣灵的,却永不得赦免,乃要担当永远的罪。30这话是因为他们说,他是被污鬼附着的。《路加福音》12:8我又告诉你们,凡在人面前认我的,人子在神的使者面前也必认他。9在人面前不认我的,人子在神的使者面前也必不认他。10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的,总不得赦免。11人带你们到会堂,并官府,和有权柄的人面前,不要思虑怎么分诉,说什么话。12因为正在那时候,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我们的领受是符合基本圣经逻辑的,因为圣灵降临的目的至少有二: 第一,攻击、改变、颠覆、更新魔鬼作王的世界。《创世纪》1:2-3,“2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3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使徒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