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25。学习《希伯来书》10:32—39具体筆記 2024·3·10·
1、体恤(34)
34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节经文第一句在希腊文中是这样的:καὶ γὰρ τοῖς δεσμοῖς μου συνεπαθήσατε,For ye had compassion of me in my bonds;因为你们体恤了我这被捆锁的人。我们因此更有理由相信《希伯来书》的作者是保罗。这是平行的信息:《腓立比书》1:7,“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12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13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14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歌罗西书》4:18,“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提摩太后书》2:9,“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腓利门书》1:9-13,“9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着爱心求你。10就是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母(此名就是有益处的意思)求你……13我本来有意将他留下,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在新约中,在没有人比保罗更经常自称自己为福音成了带镣的使者。这是事实。
传道人以及弟兄因福音被“国家”或“掌权者”捆锁,特别能见证基督徒的“怜恤”之心。而这事是必须有的:“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示录》2:10)。唯患难见爱心。怜恤:συμπαθέω,to be affected with the same feeling as another, to sympathise with;to feel for, have compassion on。这个动词另外出现在《希伯来书》4:15,“15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1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只是体恤被防具捆锁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世界的王知道怎样让你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你才会觉得疼:“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事实上,当某些牧师和教会遭遇逼迫,每个基督徒都面临着两种家业的选择:“你们的家业”,或者“更美长存的家业”。不仅如此,这个抉择竟然还是“快乐的”( χαρά)。没有催逼,没有交换和市恩;完全出于甘心乐意。然而更多的情形是:教会开始撕裂,率先逃走的人开始用各种名义撒谎。弃绝受捆锁的人,这是人性,这是没有圣灵之人的恶习,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2、勇敢(35)
35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
怜恤使徒和义人,在某些国家更需要勇敢。但真正的勇敢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要坚持到底,“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这是平行的信息:“4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5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启示录》2:4-5);“19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有人丢弃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20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力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 提摩太前书》1:19-20)。翻作“勇敢的心”的希腊文是παρρησία,这个名词在《希伯来书》中出现了4次:“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3: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4:16);“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4:19)。与勇敢对立的状态就是恐惧,怕死成奴(2:15)。
在和合本中,“勇敢”这个概念还可以参考《民数记》24:16-20,“16得听神的言语,明白至高者的意旨,看见全能者的异象,眼目睁开而仆倒的人说,17我看他却不在现时。我望他却不在近日。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毁坏扰乱之子。18他必得以东为基业,又得仇敌之地西珥为产业。以色列必行事勇敢。19有一位出于雅各的,必掌大权。他要除灭城中的余民。20巴兰观看亚玛力,就题起诗歌说,亚玛力原为诸国之首,但他终必沉沦”。只是基督徒的勇敢并非是利他主义的,而是因为“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10);“40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41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42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马太福音》10:40-42,另参《马太福音》25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