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218。學習《历代志上》11:10-25的具体筆記 2025·7·16·(#1846/518)
今天接续昨日所学习的神的话语:【1、以利亚撒(12-14)12其次是亚合人朵多的儿子以利亚撒,他是三个勇士里的一个。13 他从前与大卫在巴斯达闵,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那里有一块长满大麦的田,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14这勇士便站在那田间击杀非利士人,救护了那田。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按第12节的说法,在根据《撒母耳记下》23:9,这位亚合人(אֲחוֹחִי,brother of rest)朵多(דּוֹדוֹ,his beloved,11:26)的儿子以利亚撒(אֶלְעָזָר,God has helped)既属于“第一组三勇士”,也属于“第二组三勇士”。第13节让我们回想扫罗如何与非利士人争战及其失败,而大卫如何继承了扫罗的“抗非事业”。 巴斯达闵:פַּס דַּמִּים,boundary of blood;a place in western Judah。神藉着以利亚撒的勇敢为以色列人扭转的败局。注意这句话:“救护了那田”。这是麦田之战。关于大麦,参见《利未记》27:16,“人若将承受为业的几分地分别为圣,归给耶和华,你要按这地撒种多少估定价值,若撒大麦一贺梅珥,要估价五十舍客勒”(另参《民数记》5:15,《申命记》8:8)。】
2、三位死士(15-19)
15三十个勇士中的三个人下到磐石那里,进了亚杜兰洞见大卫。非利士的军队在利乏音谷安营。16那时大卫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营在伯利恒。17大卫渴想,说,甚愿有人将伯利恒城门旁井里的水打来给我喝。
18这三个勇士就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从伯利恒城门旁的井里打水,拿来奉给大卫。他却不肯喝,将水奠在耶和华面前,19说,我的神阿,这三个人冒死去打水,这水好像他们的血一般,我断不敢喝。如此,大卫不肯喝。这是三个勇士所作的事。
这一事件继续发生在以非战争的背景之下。三位勇士(רֹאשׁ)下到磐石(צוּר,rock, cliff)那里。这似乎是另外一起“磐石出水”的神迹(《出埃及记》17:6,《哥林多前书》10:4)。亚杜兰洞:עֲדֻלָּם,justice of the people,a town of the Canaanites allotted to Judah and lying in the lowlands; site of the cave where David hid(《约书亚记》12:15,《撒母耳记上》22:1等)。另外三个相关地点分别是利乏音谷(רְפָאִים,giants, Rephaim)、山寨与伯利恒。这是两军对垒的局势。
大卫渴了(אָוָה,to desire, crave food and drink,《民数记》11:4等)。这可以是平行的信息:《马太福音》25:35,“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约翰福音》7:37,“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约翰福音》19:28,“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大卫把他的愿望说出来了:“甚愿有人将伯利恒城门旁井里的水打来给我喝”。伯利恒是大卫和耶稣的出生地;而此时是非利士人的防营。这是类似的难题:“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城门”即仇敌的城门(《创世记》22:17),这是险境,意味着勇士只能虎口夺水。
接下来发生的事充满逻辑上的张力:“18这三个勇士就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从伯利恒城门旁的井里打水,拿来奉给大卫。他却不肯喝,将水奠在耶和华面前,19说,我的神阿,这三个人冒死去打水,这水好像他们的血一般,我断不敢喝。如此,大卫不肯喝。这是三个勇士所作的事”。值得强调的是,大卫绝非轻看重价取来的水,而是“将水奠(נָסַךְ,to pour out,to be anointed;《创世记》35:14,《出埃及记》30:9等)在耶和华面前”。这份恩情和牺牲是人不能承受的,只能献给神。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领受这份勇义或“疯狂的爱”?这是一个参考:“3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4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5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6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7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8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9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马可福音》14:3-9)。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