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122。學習《历代志上》5:11—22的具体筆記 2025·4·11·(#1750)

 今天接续昨日所学习的神的话语:“……15还有古尼(גּוּנִי,my defender)的孙子,押比叠(עַבְדִּיאֵל,servant of God)的儿子亚希(אֲחִי,my brother——注意弟兄这个概念与上文相关概念的平行)”。

二、迦得的境界(16-17

16他们住在基列与巴珊和巴珊的乡村,并沙仑的郊野,直到四围的交界。

17这些人在犹大王约坦并在以色列王耶罗波安年间,都载入家谱。

新年三大盼望:渴望有迦得这样的弟兄,盼望一处巴珊这样的高地或国度,盼望一场对夏甲轴心国的胜利。关于迦得人的境界,这里有三个地理坐标:基列、巴珊与沙仑(שָׁרוֹן,plain, level)。关于这些地点及其相互关系,看英译更清晰一些:And they dwelt in Gilead in Bashan, and in her towns, and in all the suburbs of Sharon, upon their borders(KJV)。应许之地有两处平原都叫沙仑,这里指后者:1the district lying between the mountains of central Palestine and the Mediterranean Sea and north of Joppa;2a district on the east of the Jordan around Gilead and Bashan(历代志上27:29)。

注意申命记3:11,利乏音人所剩下的只有巴珊王噩。他的床是铁的,长九肘,宽四肘,都是以人肘为度。现今岂不是在亚扪人的拉巴吗?

与地理坐标平行的是时间坐标有两个:第一、约坦:יוֹתָם,Jehovah is perfect;742-35 B.C.,犹大王国的第十一任君主。他的父亲是乌西雅。当时的先知有以赛亚、何西阿和弥迦;当时北国以色列的君王曾是利玛利的儿子比加。(另参以赛亚书1:1,7:1等)。约坦为国土争战,日渐强盛。第二、耶罗波安(786-46 B.C.)。不是以色列第一任君王耶罗波安一世,而是耶罗波安二世(列王纪下14:24-29);当时的先知是阿摩司。虽然耶罗波安“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神也藉着他“收回以色列边界之地”。


评论

  1. 本栏作者所述:“当时的先知是阿摩司”。《阿摩斯书》1∶1有所记载,當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亞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論以色列”。

    回复删除
  2. 本栏作者所述:“与地理坐标平行的是时间坐标有两个:第一、约坦:יוֹתָם,Jehovah is perfect;742-35 B.C.,犹大王国的第十一任君主。他的父亲是乌西雅”。我再引用《列王纪下》15:32-38以经解经述后∶“32 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第二年、猶大王烏西雅的兒子約坦登基.33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他母親名叫耶路沙、是撒督的女兒。34 約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親烏西雅一切所行的.35 只是丘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裏獻祭燒香。約坦建立耶和華殿的上門。36 約坦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37 在那些日子、耶和華纔使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比加去攻擊猶大。38約坦與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祖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裏.他兒子亞哈斯接續他作王”。

    回复删除
  3. 本栏作者所述:“与地理坐标平行的是时间坐标有两个:第一、约坦:יוֹתָם,Jehovah is perfect;742-35 B.C.,犹大王国的第十一任君主。他的父亲是乌西雅”。我也引用《列代志下》271-9以经解经述后∶“1約坦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他母親名叫耶路沙、是撒督的女兒。2 約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烏西雅一切所行的、只是不入耶和華的殿。百姓還行邪僻的事。3 約坦建立耶和華殿的上門.在俄斐勒城上多有建造。4 又在猶大山地建造城邑、在樹林中建築營寨、和高樓。5 約坦與亞捫人的王打仗勝了他們.當年他們進貢銀一百他連得、小麥一萬歌珥、大麥一萬歌珥、第二年、第三年、也是這樣。6 約坦在耶和華他 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漸強盛。7 約坦其餘的事、和一切爭戰、並他的行為、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8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9 約坦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裏.他兒子亞哈斯接續他作王”。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来88。学习《希伯来书》12∶25—29具体筆記 2024·5·12·

来260。学习《希伯来书》(复讀)8∶1—5具体筆記 2024·10·31·

代113。學習《历代志上》5:1—10的具体筆記 2025·4·2·(#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