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253。学习《希伯来书》(复讀)7∶11—28具体筆記 2024·10·24·

 今天接续昨日所学习的神的话语…… 

2、永存为祭司(23-25

23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是因为有死阻隔不能长久。24这位既是永远常存的,他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25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26像这样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高过诸天的大祭司,原是与我们合宜的。

如果我们将这段经文交叉结构,就可以看见耶稣为祭司的两大使命:胜过死亡或拆毁死亡的拦阻(23);高过诸天,或胜过所有权势(《腓立比书》2:9-10)。按麦基洗德的等次,根据起誓所立的祭司,与利未人的祭司职分主要区别是什么呢?“23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是因为有死阻隔不能长久。24这位既是永远常存的,他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简而言之,从前的祭司在死权之下,而唯有基督带进永生。注意这些指向永生的概念,与死亡对立:永远长存,长久不换;长远活着(25)。“有死阻隔”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破碎死的阻隔意味着什么呢?“14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15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16他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希伯来书》2:14-15)。当我们谈到主流基督教未能或拒绝翻越希伯来书这座高山,原因不过是他们“有死阻隔”。主流只是住在“以琳书房”,或者流散在旷野,因为怕死。或者这些狗贪食(《以赛亚书》56:11)而吃住在饥饿恐惧中,或者怕诸王(诸天):

“27他们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他们就在那里的水边安营。1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间,汛的旷野。2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3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出埃及记》16-17);“31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说,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32探子中有人论到所窥探之地,向以色列人报恶信,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33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人,就是伟人。他们是伟人的后裔。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1当下,全会众大声喧嚷。那夜百姓都哭号。2以色列众人向摩西,亚伦发怨言。全会众对他们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3耶和华为什么把我们领到那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我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去岂不好吗?4众人彼此说,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吧”(《民数记》13-14)。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来88。学习《希伯来书》12∶25—29具体筆記 2024·5·12·

来260。学习《希伯来书》(复讀)8∶1—5具体筆記 2024·10·31·

代113。學習《历代志上》5:1—10的具体筆記 2025·4·2·(#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