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227。学习《希伯来书》(复讀)6∶1—12具体筆記 2024·9·28·
今天接续昨日所学习的神的话语……
三、道理与行为(9-12)
9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
10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
11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
12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最后这段经文,在对比巨婴(1-3)和成人(4-8)之后,劝勉弟兄作大丈夫(9-12)。而所谓大丈夫或长大成人,首先就是作有行为能力的人。所以9-12始终强调的是“行为”:第一、“你们的行为”(9);第二、“你们所作的工”(10);第三、“你们……的殷勤”;第四、“并且不懈怠”(12)。另参第3节,“神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进一步认识基督教的重建。值得强调的是,这四重关于行为的教导,信经与之无关,唯独信心和只知道十字架的主流,也与之无关。
1、你们的行为(9)
9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
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多年来对讲道台的控告和对教会的撕裂和搅扰,相当一部分来自外女、淫妇、花痴、无知的妇人和贪财的滑人。所以“亲爱的弟兄们”( 复数,阳性,蒙爱的)这句呼喊,既为坚固那些男人,免得他们被贪淫和怕蛇女搅扰;也为坚固弟兄们起来作教会的柱石。检索《希伯来书》,看作者多少次呼喊弟兄,并将之与大逼迫的环境相联系。“强过(1:4,7:7,7:19,7:22,8:6,9:32,10:34,11:16,11:35,11:40,12:24)这些”指的应该是强过1-3节中开端的道理,强过巨婴教。在《希伯来书》中出现了12次,碾压了“我们都一样”的陈词滥调。不仅如此,重建强于主流的真正见证,就在行为——“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行为”这个概念是意译出来的,因为形容词本身主要指向行为如《彼得前书》3:17,“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这行为与得救相关。“近乎得救”: 正在得救中。动词在这里是现在持续式、被动语态。这一事实一方面将行为与得救关联;另一方面否定了一次永远和得救确据的那些教义偏执。
2、你们所作的工(10)
10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
神是根据人的行为审判、赏罚个人的。这就是神的公义。不公义:参见《罗马书》3:5,“我且照着人的常话说,我们的不义,若显出神的义来,我们可以怎么说呢?神降怒,是他不义吗”;《彼得后书》2:9,“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脱离试探,把不义的人留在刑罚之下,等候审判的日子”。 另参《诗篇》7:11,“神是公义的审判者,又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神”;《诗篇》11:7,“因为耶和华是公义的。他喜爱公义。正直人必得见他的面”;《 西番雅书》3:5,“耶和华在她中间是公义的,断不做非义的事,每早晨显明他的公义,无日不然。只是不义的人不知羞耻”;《 帖撒罗尼迦后书》1:6,“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 《约翰一书》1: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2:29,“你们若知道他是公义的,就知道凡行公义之人都是他所生的”;《 约翰一书》3:7,“小子们哪,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启示录》16:5,“我听见掌管众水的天使说,昔在今在的圣者阿,你这样判断是公义的”。
神是照着人的行为审判各人的神:“12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13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启示录》20:12-13)。所以这里进一步谈到“你们所作的工”。注意下文“伺候圣徒”的“爱心(,爱的劳苦)”与“你们所作的工”是并列关系。一方面教会内部彼此相爱,包括爱那些正在遭遇逼迫的圣徒;另一方面,圣徒的行为在于“爱耶和华的恨恶罪恶”,在“攻击世界”:“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希伯来书》1:9)。换言之,基督徒的行为总是在两个方面:“37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40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