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213。学习《希伯来书》(复讀)5∶1—10具体筆記 2024·9·14·
今天接续昨日所学习的神的话语……
三、得救(7-10)
7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8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9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
10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
第7节带领我们返回客西马尼园。《马太福音》26:36-47,“36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37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38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儆醒。39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40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儆醒片时吗?41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42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阿,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43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44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45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作吗)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46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47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我们至少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耶稣爱哭祈求并蒙应允的不是“求你叫这杯离开我”,而是“救他免死”。这是向生而死的祈祷和恳求。第二、所谓顺从;绝非顺服掌权者的顺从,而是着迎着仇敌继续践行使命的坚韧与信仰,是迎着这些衣冠禽兽继续前行:“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翻作“虔诚”的名词是另参《希伯来书》12:28,“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作为形容词,参见《路加福音》2:25,“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使徒行传2:5,“那时,有虔诚的犹太人,从天下各国来,住在耶路撒冷”;《使徒行传》8:2,“有虔诚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为他捶胸大哭”。
第8节评述耶稣的“顺从《罗马书》1:5,5:19等)”,也在教导我们学习这种“顺从”。这不是对希律比拉多祭司长长老的顺从——倘若如此,耶稣就没有十字架了——而是“为儿子”对天父上帝的顺从,就是“我父阿,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马太福音》6:42)。也是彼得和众使徒见证的顺从:“18于是(官长)叫了他们来,禁止他们,总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19彼得约翰说,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20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使徒行传》4:18-20);“27带到了,便叫使徒站在公会前,大祭司问他们说,28我们不是严严地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训人吗?你们倒把你们的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29彼得和众使徒回答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30你们挂在木头上杀害的耶稣,我们祖宗的神已经叫他复活。31神且用右手将他高举,(或作他就是神高举在自己的右边)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32我们为这事作见证。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使徒行传》5:27-32)。这是在苦难中对神的顺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