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196。学习《希伯来书》(复讀)4∶1—11具体筆記 2024·8·28·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学习的证道经文是《希伯来书》4:1-11,
1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他安息的应许,就当畏惧,免得我们中间,(我们原文作你们)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2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像传给他们一样。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
3但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正如神所说,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其实造物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成全了。4论到第七日,有一处说,到第七日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5又有一处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6既有必进安息的人,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7所以过了多年,就在大卫的书上,又限定一日,如以上所引的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8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神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
9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10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11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
感谢主的话语。接续上文,继续论安息(应许之地)。重点不仅仅是另有一个安息日,而是除了旷野倒毙的以色列人(他们不能进入安息),必有另外的“余民”(如约书亚、加勒和新一代以色列人以及后世的基督徒;1,3,9;就是这里重复强调的“我们”)可以进入安息。换言之,“他们”不得进入安息,因为他们“没有信心”(2)或“不信从”(5,11)。“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他安息的应许,就当畏惧”(1);“但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3);“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11)——这三重“我们”是这里教导的重点。所以重点不仅仅是基督里另外一个安息日,而是另外一批需要重建的人(“但我们”)。我们如何重建,避免不得进入安息的覆辙,第一是“畏惧”(1);第二是“相信”(3);第三是竭力(11)。我们还有希望。
“他们”不得进入安息或应许之地。“他们”就是上文论述的摩西时代的以色列人,四十年倒毙在旷野。但仍有人有希望进入安息或应许之地。这就是“我们”。这个“我们”相当于“余民”。关于以色列的“余民”,另参《阿摩司书》5:15,“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余民施恩”;《弥迦书》7:18,“神阿,有何神象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 罗马书》9:27-29,“27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28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他的话,叫他的话都成全,速速地完结。29又如以赛亚先前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罗马书》11:5,“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阿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