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53。学习《希伯来书》11:22—31具体筆記 2024·4·7·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开始学习的经文是《希伯来书》11:22-31,
22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23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24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25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26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27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28他因着信,就守逾越节,(守或作立)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长子的临近以色列人。29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30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31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感谢主的话语。这是第二组信心英雄,也包括七个主体:约瑟、摩西的父母、摩西、第一代以色列人、第二代以色列人、喇合。这也是从男人约瑟到女人喇合的家谱,而喇合是耶稣家谱中的一位。这段经文覆盖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的历史。如果说从亚伯到雅各讲说着我们与家人的关系,那么从约瑟到喇合讲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离开与征服。
这是基督徒生命,也是基督教历史的三个基本方面:第一、离开家族前往应许之地(4-21):如果你的家族比神的家谱更重要,你最终不到到达应许之地。第二、离开埃及前往应许之地(22-31);如果顺服法老而不是顺服基督更重要,你最终不到到达应许之地。第三、一路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32-40)。这三方面的教导与马太福音第10章主耶稣的教导完全平行。而如果我们将这段经文交叉结构,就可以看见首尾呼应的是两组三位见证人;而中间聚焦摩西的信仰。第一组名册(4-21)见证信仰对死亡的胜利,而第二组名册重点在于信仰对埃及的胜利,包括对法老或世上君王的胜利。注意“不怕王命”、“不怕王怒”以及耶利哥倒塌三者之间的平行——耶利哥和喇合的故事中包含着“不怕王命”、“不怕王怒”直至把众王挂在树上、丢在城门口,在尸首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约书亚记》2:2-6,6:2,8:1-2,8:29)。这是复活信仰“之后”的以色列的见证(19,22)。也可以这样理解,《希伯来书》11:22藉着约瑟,进一步巩固了从约伯到亚伯拉罕连续见证的关于复活的基本信仰;而正是建立在复活真理的根基之上,神的百姓对世界众王的持续胜利才是唯一可能的。魔鬼最终是藉着死亡的毒钩使人怕死成奴、不敢妄议中央、进而非政治化从而成为了世界之王。但是,复活将一切都改变了。这才是复活节真正的意义所在:约瑟的骸骨成为极大的军队(《以西结书》37:10-17);为叫更多的基督徒从沉睡的骸骨状态中起来,进入圣城(《马太福音》27:52-54)。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