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50。学习《希伯来书》11:4—21具体筆記 2024·4·4·
今天接续昨日的学习………
1、尚未得到(13-14)
13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4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
我们都将在“信”中死去,这是定命。这座城市的教会还没有“做大”,你们就丧志了吗?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有谁看见应许之地成为神的国了吗?“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就连摩西,在神的家中尽忠40年,也未能进入应许之地;我们比他还大吗?我们必摩西更在神的家尽忠了吗?就是雅各和约瑟,到死也只是客死他乡,未能回到应许之地。我们比约瑟还义吗,必他遭遇的冤狱和苦难还多吗?与其天天抱怨,不如“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使徒约翰一生有得到什么“成功”了呢?有什么“成功的教会”吗?一方面,七间教会没有一间让人满意;另一方面,他自己被囚在海岛上。约翰要去哪里?“1耶和华阿,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2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3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4耶和华阿,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5你在我前后环绕我,按手在我身上。6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7我往那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诗篇》139:1-7)。
2、但不回去(15-16)
15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16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这是两个家乡(πατρίς,one’s native country;《马太福音》13:54,57)的选择。如同两位以诺,两位拉麦。既然“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为什么又要回去呢?既然逃离了所多玛,为什么还有回头张望呢:“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创世纪》19:26)。日光之下,试探也没有新鲜事。“18他们说虚妄矜夸的大话,用肉身的情欲,和邪淫的事,引诱那些刚才脱离妄行的人。19他们应许人得以自由,自己却作败坏的奴仆。因为人被谁制伏就是谁的奴仆。20倘若他们因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得以脱离世上的污秽,后来又在其中被缠住制伏,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21他们晓得义路,竟背弃了传给他们的圣命,倒不如不晓得为妙。22俗语说得真不错,狗所吐的,它转过来又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这话在他们身上正合式”(《彼得后书》2:18-22)。保罗不以福音为耻辱。我们也当不以小小教会和雨水中荒凉的称为耻。因为更美的家乡恰恰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真正可耻的(ἐπαισχύνομαι,《马可福音》8:38等)是该隐的流离飘荡。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