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第2451占:求知《禮記》9節(曲禮上第一)
《曲禮》曰:“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此段落之主旨是什么?
求得风地《观》卦,《易經》第20卦。本占两爻变,以“六三”爻辞断之。两爻齐变《巽》卦则参考之。
风地《观》 《巽》
7
7
8
6变爻
6变爻
8
《观》卦“六三”爻辞:观我生,进退。
爻辞意为:观察我的生民情况,决定进还是退,是观察风俗民情决定政策。
遇《观》之《巽》断詞曰:泽枯无鱼,山童无株。长女嫉妬,使身空虚。
《观》卦“六三”爻断詞曰:度德量力,稍安毋躁。
评注:行为正直善良,言语合乎道义,是礼的本质。以礼招致贤人用于政教,不仅仅在于授以职位。依礼,只有主动来学习的,没有主动去教人的。本占断詞:【度德量力,稍安毋躁。】可为此段落之注脚也!
读者85评论说:本占断詞“泽枯无鱼……”尚秉和注释为:兑为泽,离枯,巽为鱼。枯,故无鱼。伏艮为山,兑上缺为童。《庄子·徐无鬼》:尧闻舜贤,举之童土之地。注:童,无草木也。巽为株,为长女,伏坎为嫉妬。艮为身,离为空虚。
读者48评论说:本占之爻《易经》的小象辞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读者68评论说:小象辞“未失道也”意思为:不失正道。《观》卦大象辞说“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六三能按风俗民情,以神道设教,故为“未失道”。
读者98评论说:朱熹对本占之爻注释为:六三居下之上,可进可退,故不观九五,而独观己所行之通塞以为进退,占者宜自审也。
读者321评论说:唐赤蓉所编《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故事》对应本占爻辞之故事《孔子进退不失道》引申的人生启示:能观察透人生,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儒家认为只有孔子才能做到。这是儒家对孔子的推崇。人生在世,都有个自我观察人生与进退的问题,观察是否透彻准确,进退才有得宜与否。进退得宜,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则人生就不会有大遗憾。进退都不得宜,就会遗憾不断。而进退得宜,前提在“观”,所以,人们应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第2451占:求知《禮記》9節(曲禮上第一)
《曲禮》曰:“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此段落之主旨是什么?
求得风地《观》卦,《易經》第20卦。本占两爻变,以“六三”爻辞断之。两爻齐变《巽》卦则参考之。
风地《观》 《巽》
7
7
8
6变爻
6变爻
8
《观》卦“六三”爻辞:观我生,进退。
爻辞意为:观察我的生民情况,决定进还是退,是观察风俗民情决定政策。
遇《观》之《巽》断詞曰:泽枯无鱼,山童无株。长女嫉妬,使身空虚。
《观》卦“六三”爻断詞曰:度德量力,稍安毋躁。
评注:行为正直善良,言语合乎道义,是礼的本质。以礼招致贤人用于政教,不仅仅在于授以职位。依礼,只有主动来学习的,没有主动去教人的。本占断詞:【度德量力,稍安毋躁。】可为此段落之注脚也!
读者85评论说:本占断詞“泽枯无鱼……”尚秉和注释为:兑为泽,离枯,巽为鱼。枯,故无鱼。伏艮为山,兑上缺为童。《庄子·徐无鬼》:尧闻舜贤,举之童土之地。注:童,无草木也。巽为株,为长女,伏坎为嫉妬。艮为身,离为空虚。
读者48评论说:本占之爻《易经》的小象辞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读者68评论说:小象辞“未失道也”意思为:不失正道。《观》卦大象辞说“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六三能按风俗民情,以神道设教,故为“未失道”。
读者98评论说:朱熹对本占之爻注释为:六三居下之上,可进可退,故不观九五,而独观己所行之通塞以为进退,占者宜自审也。
读者321评论说:唐赤蓉所编《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故事》对应本占爻辞之故事《孔子进退不失道》引申的人生启示:能观察透人生,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儒家认为只有孔子才能做到。这是儒家对孔子的推崇。人生在世,都有个自我观察人生与进退的问题,观察是否透彻准确,进退才有得宜与否。进退得宜,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则人生就不会有大遗憾。进退都不得宜,就会遗憾不断。而进退得宜,前提在“观”,所以,人们应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评论
发表评论